ub8优游登录官方网站

常见问题

氢能、氨能全球气体能源的竞争趋势!

来源:ub8优游登录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4-03-04 05:41:01

  发展新兴气体能源将重新定义天然气工业,推动现代能源工业体系的持续变革。未来的气体能源工业将是由多种低碳、零碳、脱碳气体有机组合形成的产业,涵盖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生物天然气、合成气、蓝氢、绿氢、绿氨等众多新兴气体能源。新兴气体能源协同发展、气体能源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的智慧融合,将极大地拓展天然气来源及关联工业发展空间,改变天然气工业和传统燃气行业,形成新的气体能源工业形态。

  从能源消费角度看,新兴气体能源用途广泛,可将气体形式转换为液态、固态使用,用于满足电力、交通运输、建筑、重工业等不同部门、不一样的能源消费需求;气体能源的深度脱碳功能对于能源系统实现净零排放具备极其重大作用和重大价值,有望成为实现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目标的首选能源。

  从能源供给角度看,发展新兴气体能源,可组合优化不同能源的使用及气体能源供给结构,作为常规天然气的重要补充,有利于缩小天然气供需缺口;推动天然气和燃气企业向气体能源综合服务商发展,实现多元化转型。

  从能源科技角度看,多气互补、“天然气+新能源”融合发展、多种能源产业协同,将持续推动创新性能源技术突破、先进装备制造和关键项目示范,逐步扩大气体能源工业发展空间。

  从能源体制角度看,发展新兴气体能源需打破传统的各自独立的气体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模式,与现有天然气工业实现良好融合;新建基础设施需统筹考虑气源、供应方式,以及规模、消费现状与需求预测,不断拓展和丰富应用场景,实现全产业链基础设施的灵活应用与快速转换。

  在全球迈向碳中和的背景下,发展新兴气体能源将充分优化使用现有的天然气工业资产,防止大规模天然气基础设施退役,特别是生产供应方式朝气体能源综合体方向发展,多气互补与综合利用将明显降低气体能源使用成本,大幅度的提高天然气工业资产及关联产业链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天然气联盟已将“Gas”的范畴更改为“Gases”,把发展新兴气体能源提升到关系其组织生命力永续的高度来认识。总之,新兴气体能源产业链长,整体价值链潜力巨大,通过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产品和服务,发展绿色供应链,联动关联广泛的工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将持续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

  天然气工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非常规天然气。天然气作为第三大能源,技术及产业已非常成熟。考虑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对天然气需求的增长和发达经济体对天然气需求的变动情况,未来天然气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根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在新动力情景下,2050年天然气需求将比2019年高出约20%。随着开采技术的创新性突破,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已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开采,成为常规天然气现实、可靠的补充资源。未来,天然气产业的持续发展将为非常规天然气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奠定基础,非常规天然气和海域天然气(含天然气水合物)将成为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生物天然气(燃气)产业处于稳健发展状态。生物天然气可通过直接用现有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大范围的应用于交通、发电、建筑、重工业等多个部门,被认为是未来天然气管网净零排放的最佳替代,其产业高质量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生物天然气技术和商业化运作模式基本成熟,英国、美国、德国、荷兰均建立了生物天然气或沼气证书交易体系,美国已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生物天然气交易市场。据国际能源署估算,全球可用来生产沼气和生物甲烷的原料量巨大,但受现存技术水平限制,有机废弃物利用率不高,若能充分的利用,可满足全球20%的天然气需求,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

  全世界氢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机遇期。从全球范围看,多个国家和地区格外的重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均发布了氢能战略。欧盟将发展氢能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利用其在绿氢生产和完善的天然气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形成了完整的制氢、储运氢、氢利用和燃料电池产业链;德国将绿氢作为发展氢能产业的战略选择,关注氢能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协同发展,在氢能制备、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开发等方面积极布局;法国提出建立未来的氢能基础设施,计划从2030年起将20%氢气掺混至天然气网络中与天然气混合输送;俄罗斯计划在2024年前建立氢能全产业链,利用天然气、核能等制取氢气,通过天然气管网掺氢或将现有天然气管道改造成氢气管网,将氢能出口至欧洲;日本长期布局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深耕氢能源与燃料电池研发技术,提出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家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等一系列重点发展趋势与明确的战略目标;加拿大设定了氢能2050战略愿景,即通过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及促进终端应用使加拿大成为全世界主要氢供应国。

  氨能有望推动新兴气体能源进入发展新阶段。与氢气相比,氨可直接在现有的火力发电设施中混烧利用,能作为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化石能源。同时,作为天然的储氢介质,氨具有易液化、方便储存和运输等优势,能解决当前氢能储运环节的关键难题。氨的主要生产原料是氢气,依据来源,氨可划分为灰氨、蓝氨、蓝绿氨和绿氨。绿氨作为零碳燃料和氢能载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为电力、交通、工业等领域实现减碳和脱碳提供新的路径。

  目前,全球氨年产量约2.53亿吨。绿氨生产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尚未实现产业规模化。从全世界来看,2021年绿氨市场规模约为3600万美元,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54.8亿美元。氨能将是实现氢能源2.0时代的关键能源,氢氨融合技术将带动氢能和氨能产业协同发展,也是推动新兴气体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关键能源。

  合成气等新兴气体能源仍有巨大发展的潜在能力。合成气生产技术路线众多,可将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及工业副产品清洁高效地转化为化工产品和燃料,还可通过二氧化碳有机化工利用技术制备合成气,从而延伸至多个新兴领域。目前,最具经济性和工业化前景的技术包括煤制天然气、焦炉气制天然气/氢气、二氧化碳干重整制合成气技术等。煤制天然气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向。焦炉气是煤炼焦过程的副产品,热值较高,是理想的燃料气源,净化处理后可用于制备氢气、合成天然气,或与其他气源合成制取合成氨。煤炭是合成气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来源,我国在全球合成气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攀升至40%以上,且仍在持续提高,而受地理政治学、突发事件等影响,全球天然气供应链十分脆弱。全力发展新兴气体能源产业,实现气体能源来源多元化,可有效弥补天然气供应缺口,支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推动零碳、低碳气体能源规模化替代高碳燃料,进而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程度。

  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将成为推动我们国家天然气持续快速上产的重点接续领域。目前,我国已进入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阶段,然而,受制于地质、技术等因素,页岩气开发利用具有风险大、成本高等产业特征。为此,我国陆续出台页岩气勘探开发支持性政策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方案》提出“2025年煤层气开发利用量达到100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农村、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潜力大,虽然生物天然气产业起步较晚,但处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时期。中国沼气学会预计,到2030年、2060年,我国可获得沼气生产潜力分别为1690亿、3710亿立方米。发展生物天然气不仅有利于增加天然气供应,而且可规模化处理有机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2019年12月,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我国目前的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程度低,传统沼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面临成本高、基础设施不足、应用场景少等挑战。由于规模小、经营分散,尽管潜力巨大,但沼气在燃气中占比仍然较小。此外,由于缺少管线、进化设施等基础设施,沼气以就近利用为主,限制了规模化发展。

  我国格外的重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约3300万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容量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在顶层设计方面,《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提出了氢能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多元化示范应用、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等建设任务。在基础研究方面,《“十四五”能源领域科学技术创新规划》围绕高效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和燃料电池等全产业链环节,部署了“十四五”期间拟重点开展的技术创新任务,并制定了各项任务的技术路线图。现阶段,我国氢气大多数来源于化石能源制灰氢,氢气输配成本仍然较高且应用场景不足,绿氢制备核心技术、装备以及材料还有待持续攻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合成氨行业能耗高、碳排放量大,受“双碳”目标和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传统合成氨需要向绿氨过渡。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提出,优化合成氨原料结构,增加绿氢原料比例;加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生产氨技术探讨研究,降低合成氨生产的全部过程碳排放。《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积极引导合成氨等行业由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开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在合成氨等行业替代化石能源的示范。

  此外,我国焦炉煤气年产量约2000亿立方米,如果直接排放燃烧,既浪费资源,又会对环境能够造成污染。回收利用焦炉煤气有助于实现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加快发展脱碳、低碳、零碳的气体能源,既能有效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治理等多重压力,推动能源革命,又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成为中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引领全球能源工业发展方向。

  针对我国新兴气体能源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建议立足全球竞争的战略高度,在顶层设计与政策制度保障上下足功夫,尽快开展新兴气体能源战略定位、关联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与示范推广、安全监管与保障体系、人才教育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全方位布局。

  一是明确新兴气体能源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战略定位。出台国家新兴气体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促进可再生气体能源发展,革新天然气工业发展愿景,从供应、转化、储运、利用等方面联动发力,加快构建以天然气为基础、多种气体能源互为支撑、多气协同互补的气体能源工业体系。清晰定位新兴气体能源的地位与作用,防止多种气体能源无序发展,推动气体能源与其他能源融合发展,并在法律和制度保障层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是布局若干大型气体能源基地,逐步优化现有管网设施体系的互联互通与共享,重点支持新兴气体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中西部省份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势,搭建“气体能源基础设施桥梁”,积极发展氢基、氨基等新兴气体能源关联物流枢纽。强化管网技术创新,适度超前规划设计,升级改造天然气和燃气管网基础设施及终端,提高新兴气体能源并网使用的兼容性,推动生物天然气、氢气、合成甲烷气等能源气体规模化入网,充分挖掘现有管网资产价值潜力。鼓励各个地区制定纳入多气互补的能源发展规划,充分的发挥天然气工业成熟的基础设施管网、技术体系和市场应用场景优势,推动多气混输、多气共用落地。

  三是创新气体能源管理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出台激励政策,突破制约气体能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和技术瓶颈,积极地推进新兴气体能源规模化发展。在新兴气体能源认证、标准体系和交易体系建设、安全监管保障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打造以新兴气体能源为主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鼓励氢氨融合、氢储能、多类型燃料电池、管网掺氢、氢/氨直燃、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等研发技术及应用,推动天然气与氢气融合发展,加速推进生物天然气规模化发展,提高新兴气体能源在燃气消费中的占比。加强“电-碳”市场耦合,推进灵活低碳电源建设,充分的发挥气体能源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灵活调峰电源、调节电网平衡的作用,鼓励以新兴气体能源作为关键支撑的储气调峰能力建设,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规模化发展。加速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气体能源企业集团。

  声明:转载此文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与本公司立场无关。如内容有误、侵权请私信,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重磅:金正能源启动重大战略研究课题——《油气行业全产业链碳减排战略研究》!助力油气行业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1561872638

邮箱:2853760590@qq.com

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街道宁华路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