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州大捷一直是人们争议极大的一场战争,导致人们对这场战争的结果存疑一方面是由于明武宗本人就是个昏君,平时喜欢游山玩水,纵于享乐,又怎会是把体格强壮、善于作战的蒙古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双方在清点伤亡时出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点。一场十万大军参与的战争,记录在册的敌军首级只有十六颗,重伤敌军五百六十三人,这样巨大的悬殊引人生疑。
其实这与蒙古骑兵的一个特殊的传统规矩有关,在战场上抢回战友尸首,能够得到死者的妻妾和全部牲畜,因此战场上遗留的蒙古战士尸体少之又少,也造成了人们对应州大捷的质疑。
我们都知道古代将领大多杀敌无数,那些没有大家族背景的寒门子弟就只有靠军功累积来获得晋升和奖赏。那么,如此混乱复杂的战场上,军功又是如何计算呢?
其实,在古代战场上,将士们的军功是与敌军首级挂钩的。士兵们在战争中所取得的完整的敌人首级就能够适用于计算军功,既然说是完整的,那么那些捡来的捣烂的首级自然就不算数。
古代战争其实很讲究阵法和秩序,基本上不可能会出现影视剧中那种敌我难分的混乱情况,加上冷兵器时代的武器杀伤力和范围有限,所以获得一颗完整的敌人首级相对是容易的,不过在数量上也是有限的。
两军对阵时,只有勇敢无畏冲在最前方的将士才有机会取得敌人首级,而那些远远躲在后面的人,可能连敌人的长矛都碰不到,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会以敌人首级的数量来论军功的原因。
但由于首级是无法认主的,并不能有效证明哪个首级是谁人割下,所以难免会出现将士们为了抢军功而争抢首级的情况,也就出现了“况一个贼首,数十人报功”的情况。
用首级来积累军功,其实也对弓箭手这样的工种不公平,他们很少有近身肉搏取得敌人首级的机会,因此也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晋升和封赏。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弓箭手的安全系数比近身肉搏的士兵高很多,缺少一些挣军功的机会相对来说也算公平。
明朝对于敌军首级就有一个严格的制度,蒙古人的首级排在了第一位。正常的情况下,明朝的士兵取得一颗蒙古人的首级,不但可以官升一级,还能获得二十两白银。
正是因为蒙古人首级的价值很高,为了军功和奖赏,明军才会在战场上奋力搏杀,只为取得蒙古人的首级。
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只不过年幼时疏于督导,养成了骄奢淫逸的性子,整日里光想着玩乐,但他又天资聪颖,是个很有军事头脑的人。因此,这位贪玩的暴君十分崇拜明朝皇帝朱棣,不但爱打仗,尤其爱亲征。
正德十二年,朱厚照在江彬的怂恿下,给自己封了个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封号,跑到了边防重镇阳和。两个月后,为满足对边防和蒙古人的好奇心的朱厚照,真的遇上了蒙古鞑靼部落的小王子率领五万蒙古骑兵来犯,守将急得连夜写信劝朱厚照回朝。
没想到朱厚照来了兴趣,命王勋集结大军北上迎敌。朱厚照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天赋,此刻的他就像一位真正久经沙场的大将,运筹帷幄。
先是安排王勋领兵猛冲诱惑鞑靼小王子,让他不敢轻易迎敌,等到他发现王勋部队并不是主力军队之后,自身也被消耗,尤其心理上的愤恨与急躁,让这位小王子失去了耐性。
于是几经周旋后,朱厚照率五万大军来援,他利用大雾天气,无声无息间将大军集结于阵前,等雾散后鞑靼小王子已来不及后退,唯有殊死一搏。
这场战斗从清晨打到下午,明军在皇帝亲征的鼓舞下越挫越勇,这位暴君在战场上展示出的另一面让将士们士气更甚,小王子最终败退,应州之战大获全胜。
应州大战并没有史官跟随,因此记录只是寥寥数语带过。朱厚照死后,《武宗实录》中记载的“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一句,直接暗示了应州之战中失败的是明军。大臣们仅凭战场上双方的伤亡就意图判定这场大战的输赢,属实有些草率。
要知道这场战争的参战人数达到十万人,十万大军近身肉搏,殊死相斗六个时辰,最终却只有这不足百人的伤亡,也就是这场明军败退的战争让蒙古几十年不敢来犯,简直匪夷所思。
其实这伤亡的数量少得惊人,最主要的原因是蒙古骑兵的一条规矩。我们都知道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时常根据气候草场迁徙,居无定所,因此对落叶归根有很深的执念。
尤其是对在战场上拼杀的将士们,把他们的尸体带回故土就是对牺牲的将士最好的慰藉。假如一个普通人带回了战友的尸体,那他就能获得死者的牲畜,还有妻子和小妾;假如是一个最卑微的奴隶带回了战友的尸体,那他就能获得自由。
这样一来,在战场上抢夺战友的尸体就变成了一个人人争夺的事情,毕竟蒙古人如果抢回了一位贵族的尸体,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他们将获得贵族的战马、钱财,简直是天降横财。
根据《大扎撒》记载,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有过这样的法律规定:“若奴隶能将战士的尸体带回,可立即获得自由,并得到战死士兵的牲畜;若蒙古人夺回战士的尸体,不仅能获得他们的牲畜,还能获得他们的妻妾。”
因此,无论是为得到牲畜钱财还是为了坚守落叶归根的习俗,蒙古骑兵在战场上都会拼死夺回战友的尸体,将他们带回家。
此外,蒙古骑兵作战时除了自己骑一匹马,还会带上两三匹战马,这样也方便了他们运送战友的尸体。明朝时,蒙古骑兵作战时一般都是三人小队,其中一人使用一种叫做钩镰枪的武器,主要是负责突进和抢回战友的尸体。
由此可见,蒙古骑兵的这一特殊规矩确实让朱厚照在应州大捷中背了个撒谎吹牛的黑锅。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1561872638
邮箱:2853760590@qq.com
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街道宁华路288号